2017年《塑料王國Plastic China》公開上映敲響了全球垃圾的警鐘,透過視覺影像的紀錄過程,讓人們驚覺生活上習以為常的資源回收行為,其實已跨海到地球另一端衝擊當地社會,亦造成令人震撼的環境不正義現象,塑膠垃圾問題已演變為全球的垃圾大戰。
這以中國的塑膠為探討的環境議題影片,除了不意外地遭當地政府「和諧」處理及關切外,中國政府立即於該年年底下令禁止進口24類固體廢棄物,包含某些類型的塑膠、紙張與紡織品,衝擊世界資源回收物品的流向,這被稱為「洋垃圾」的洪水猛獸也撲向中國附近的周遭國家,臺灣不意外的也捲入這洪流之中,今年8月蘋果日報《臺灣世界垃圾場》專題(
http://inv.appledaily.com.tw/waronwaste/)將這個無法再遮掩的事實攤開在新聞與網路傳媒之下,讓人直接聯想到今年五月所爆出的「資源回收進焚化爐」的爭議,原來資源回收不再成為資源,而處理成本較低的「洋垃圾」是本事件的元凶之一,也戳破大家對「資源回收」的美好。
危機?轉機?
根據聯合國統計,2016年中國就進口大約700萬噸的廢棄物是全球最大的廢棄物輸入國,現在中國政府利用限制「洋垃圾」的入口管制,變相的也讓人們意識到將垃圾丟入回收桶也只是想像中的「環保」,我們必須意識到全球只有9%的廢棄物真正進入回收機制,大部分都進入垃圾掩埋場、或造成其他區域陸地或海洋的污染。
所以,好的政策與法令才能快速改變人們的塑膠依賴,而面對「資源回收」時,大家也必須重新思考「循環經濟」的核心價值,當我們辛苦累積一大堆回收物要去回收時,我們的目標到底是「物質循環」?還是「賣物換錢」? 在快速經濟發展的帽子下,已經讓廢棄物影響了地球環境,我們是否又要為了「經濟發展」又犧牲掉資源回收的真正意義?經濟與友善環境如何並行,是我們邁向下一個永續的真正考驗。